同志们:
这次教学研讨会主要是研究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问题,我认为,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建国以后,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现在我们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比较科学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但是,现在为什么突然提出要抓教学质量,今年又连续发了两个文件,这是为什么呢?恐怕主要的原因是九十年代末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是超常规发展的。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矛盾和困难。在重视外延发展的时候,内涵的发展有点忽视。比如,第一,我们的教师队伍,经过粉碎“四人帮”以后多年的发展,断层现象正在得到纠正,但是它的结构还不是很完善。年龄、职称、学缘、专业、数量等结构都不尽合理。第二,我们有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条件欠缺。第三,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差,像我们农林院校的一些专业是不能在黑板上实践的,因此不少同志大声疾呼,我们的教学实训基地要抓紧建设,而且对科技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第四,有的新办专业,上马的盲目性是比较大的。所以,现在缺乏优势和特色,甚至生源远远不足。当然,有的同志提出,如何对专业名称进行包装,这也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第五,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比较多的,但是执行的时候可能有时是不太严格的,特别是如何根据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来逐步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当然,这些都是前进中、改革中、发展中的问题。
那么,如果跳出教学具体工作来谈教学质量,我想谈六个观点。
一,要确立一条正确的发展思路,这是对学校总体工作而言。我觉得,发展思路非常重要,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是生命线,是衡量我们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时候不仅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具体问题决定的,从广义上说,它应该是这个学校的发展思路、办学理念等大问题来决定的。办学思路正确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可靠的思想基础。那么我们学校要有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呢?那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战略思想;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凸现办学优势和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适度发展办学规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切实解决教职工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走一条平稳、和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所以说,第一大问题就是发展思路问题,这个思路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证,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那是毫无质量可言的。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学工作还得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教学质量。下面,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直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进行的。我想,大体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上下拨乱反正,比如在高等教育战线,过去说“知识越多越反动”,重点学科带头人是反动学术权威等等,通过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小平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样,给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了又一个春天。第二,80年代以后,高等学校针对“文革”期间给教学带来的严重损害,开始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理论、重视课堂教学。第三,80年代后期,大家知道,整个80年代,对于高校是非常时期,学潮不断,直到89年引发动乱。在89年以后,这一次的思想解放集中在要加强高等学校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首先从领导体制上,要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然后每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会议。没有这样的思想解放,高校能稳定吗?第四,九十年代末期,进入了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时期,在今天来看,固然,它留下了很多问题,但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呼唤着高等教育要超常规地来发展。由于前几年过于重视外延的发展,就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很多方面跟不上,所以现在慢慢把教育质量问题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位置来认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指导思想搞清楚,一定要在解放思想,明确办学思路上有正确的认识。
二,我们要树立一种科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和教育质量也是相关的。实际上,我们经常讲办学理念,解决的主要是两大问题。就是我们要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么来办高等教育。我把它概括成四句话,即人民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发展,社会需要。同时,还要把握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高等教育要贯彻公平正义的原则,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还有很多不太公平的地方,本来,教育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孔子说有教无类,它不分政治地位、家庭财力,地域、民族、年龄、性别等等因素的限制,大家都可以接受教育。这个和我们的教育质量就有关联了。既然,高等教育要贯彻公平正义的原则,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要面向全体,服务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人。由此,我们可以来检讨一下,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时候是不是偏重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办法淘汰掉。所以,社会上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在理论上,在指导思想上是正确的。当然,这其中有高等学校的具体情况,就是大家都欠学费,大家都不交费,那这个学校怎么办得下去,所以理论和实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第二个原则,高等教育要贯彻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则。2003年我们国家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5.3%,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所以我提出要贯彻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则,高等教育的作用要由社会个体的功利色彩变成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现在的高等教育要淡化三个功能,一个把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第二作为就业的桥梁,第三作为身份的象征。我认为提高教育质量要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围绕这一点,我们可以来检查一下我们的教学工作从内容方法途径等是不是还经常带有功利的色彩,是不是在为谋生、就业、改变身份服务。所以我觉得现在要淡化这些功能,要变成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学习型社会也就是这样建立的。如果过于功利,带有功利目的来接受高等教育,就违背了高等教育的本意。第三个原则,高等教育要贯彻完善人生的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认真探讨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以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根本性的变革。过去,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过于重智育,轻德育;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教书,轻育人。在评价标准上,过于重做事,轻做人,这些都是各级教育的失误。所以,如果把这个原则贯彻了,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沿着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去努力,而千万不要仅仅局限在业务标准上。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靠得住、有本事。我们要围绕这样的目标研究一下怎么样提高质量,质量体现在什么地方。第四个原则,高等教育要贯彻学生主体的原则,我们过去历来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其实这是不太科学的。为什么学生是主体呢?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各级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使是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知识、理论、技能必须要通过内心的体验才能内化成思想,外化成行动。人有没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一个根本。如果作为一个学生,他永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知道主动去学习,那怎么能行呢?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你们在从事工作以后,所得到的各种本领,决不是只从学校获得的。但是,学校教给我们一种思维,一种能力,教你如何去处世、办事、和人打交道,这都是走出大学以后获得的。老师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而不是告诉我们步入社会以后拿一本教材对付所有事情。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相长的、同步的。
三,要制定一套全面客观的质量指标体系。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很多,但我们的教育质量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因为有这样的评价标准,就能够看到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哪里。我提出这样六个方面,供大家参考。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建立一批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三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它包括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某些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农林院校而言尤为迫切。四是有一批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学名师。五是有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管理、督导、监控、评价。六是具有高素质的毕业生人才群体和高就业率。我想这些恐怕是我们应该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是推进质量工程的工作重点。
四,要涌现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的教学质量好不好,实际上是需要有一批教学科研成果来支撑的。所以,我们不要把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或者是割裂开来。一谈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就是科研要淡化。一谈科研工作重要,又把教学挤到一边去了。有一些工作我们要在认识上看怎么提,有时候我们提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里无疑是正确的,但并没有说由于教学是中心地位,其他东西就不能搞了。起码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于提高办学声誉,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等等都是有重大作用的。为什么我们有一些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呢,那就是没有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里面。一个科研搞得好的人,排开其他因素,从理论上来看,他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差,因为他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反映在教学中,他的教学内容能不丰富吗?如果一个教师的讲义,几十年一贯制没有改变,你说学生愿意听吗?那么我们需要哪些教学科研成果呢?一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化成果,这对于目前我们学校的现状而言,我把它摆在第一位。我并不排斥发表在国际刊物的论文,但我们更应该看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物化成果。这样,对于提升我们的办学形象,对于提升我们学校的地位,获得社会普遍的认可是有直接的关系的。二是为地方政府服务的智力成果。现在人文社会类专业发展了,我们也经常能拿到人文社科的基金课题,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就是需要省委、省政府在决策重大问题的时候,都能把我们作为智囊团,都能经常让我们参与重要的会议。所以说为地方政府服务的智力成果也是我们的重要成果。三是体现学术水平的高水平成果。我们是高等学府,没有这样的成果怎么行呢?所以我觉得涌现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教学科研成果也是我们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五,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和宽容向上的文化环境。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基本要求。比如说,第一,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一个学校,如果教学、生活秩序不正常,经常有动荡,经常有突发事件,那教育质量能提高吗?第二,为学习研究提供较为优越的物质环境。待遇太低还要人家整天去提高教育质量,那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近年来,我们基本建设投入比较多,我们学校的待遇尽管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但总体而言还是偏低的。所以我们深感,没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造成很多人才流失,有的人才流失关键不是事业,而是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流失的人才所去的地方还不如我们,但他为什么还要去啊?可见,他们的流失,不是为事业而是为生活。第三,具有接纳不同学科、不同学缘的广阔胸怀。第四,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干部队伍同心同德,人才团队和谐奋进。尤其是人才团队很重要,今天我们搞任何科学研究,都是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国际的合作,我们农大有这个教训,有一些学科,尽管有非常好的领头羊,可惜没有形成团队。甚至我们有一些传统的优势学科,因为没有形成团队从而可能失去优势。第五,需要有奋发向上,催人奋进的人文氛围。要形成宽容失败,包容个性的人文环境,你追我赶的人才成长环境。
六,要具有适应学校发展的办学条件。比如说教学空间、教学设备、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学校发展需要投入相应的硬件条件,没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我们如何去谈质量呢?所以有的同志大声疾呼要搞这个平台,那个实验室,我觉得也是对的,但苦于财力有限,只能逐步推进。
上述六个观点,希望能给我们讨论教育质量问题,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对同志们提高思想认识受到一些启发。谢谢大家!